ETH崛起为链上经济储备资产:稀缺性、机构采用与货币政策解析

发布时间:2025-07-27 02:13:33   关键词:以太坊,ETH,链上经济,储备资产,机构采用

2025年7月26日,以太坊(ETH)正经历从争议资产向链上经济核心储备资产的转型。最新数据显示,上市公司持有的ETH总量已突破73万枚,摩根大通、贝莱德等机构正基于以太坊网络构建金融基础设施,推动ETH成为继比特币之后又一个被主流认可的加密资产类别。

货币政策:稀缺性媲美黄金

以太坊独特的自适应发行机制正展现出长期价值存储潜力。根据测算,即使100%的ETH被质押,其年通胀率最高仅为1.52%,且随时间呈指数级下降。到2125年,该数字将降至0.89%,低于美国M2货币供应量6.36%的年均增速(1998-2024年),甚至优于黄金的供应增长率。这种机制通过EIP-1559销毁机制进一步强化,2023年9月合并完成以来,ETH净通胀率多次出现负值。

机构采用催生新需求逻辑

链上数据显示,ETH质押量与链上资产规模呈现88%以上的年相关性。截至2025年6月,以太坊稳定币总供应量达1160.6亿美元,代币化RWA规模68.9亿美元,同期质押ETH量增长至3553万枚。机构采用呈现两个特征:一是Robinhood、摩根大通等直接构建以太坊Layer2应用;二是企业开始将ETH纳入资产负债表,形成类似MicroStrategy持有BTC的储备资产策略。

监管破局与ETF进展

2025年5月29日美国SEC的政策说明为机构参与扫清障碍,明确非创业型质押不构成证券发行。此后,以太坊ETF申报文件开始纳入质押条款,允许投资者在持有现货ETF同时获得质押收益。这一变化使ETH年化收益率提升3-5%,进一步增强其对传统资金的吸引力。

可编程性构建护城河

比特币不同,ETH通过可编程性形成独特价值捕获机制:作为DeFi协议抵押品(Aave、Maker)、AMM流动性(Uniswap)、Layer2原生Gas代币(Base、zkSync)等多重角色。这种深度集成使ETH转换成本持续升高,目前已有35%的流通供应被锁定在智能合约中。

行业观察人士指出,ETH正在复刻比特币2019-2021年的机构化路径,但其可编程特性可能创造更复杂的价值网络。随着Sharplink Gaming等上市公司启动ETH储备策略,以及贝莱德BUIDL基金等机构级产品出现,以太坊作为"链上经济央行储备资产"的定位正逐渐清晰。

加入# 欧意交易所 # OKX 创造无限梦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