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8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《天才法案》正式生效,标志着全球2680亿美元规模的稳定币市场进入联邦监管新纪元。该法案首次明确要求稳定币必须满足1:1美元抵押、定期审计与即时赎回三大核心条款,直接冲击Tether(USDT)、Circle(USDC)等主流稳定币运营模式。
根据法案规定,仅有获得美联储或FDIC许可的机构才能发行“支付稳定币”,且储备资产必须为美元现金或美国国债。截至2025年7月22日,USDT以1610亿美元市值居首,但其历史审计争议与1850万美元罚款记录成为合规软肋;USDC虽以650亿美元市值和透明审计占据优势,2023年硅谷银行危机中12%的暴跌仍暴露其系统性风险。值得注意的是,特朗普家族控股60%的World Liberty Financial同期推出USD1,借助政策东风快速抢占市场。
2022年UST算法稳定币崩盘事件导致4000亿美元市值蒸发,证实无抵押模型的致命缺陷;2023年USDC因硅谷银行挤兑一度贬值至0.88美元,最终依赖联邦兜底才恢复锚定。这两起事件催生了稳定币“合规三角”原则:真实抵押资产、国家级信用背书、可验证赎回机制——这也正是《天才法案》与香港《稳定币条例》的立法核心。
美国通过《天才法案》强化传统金融体系对接,要求稳定币发行方接受FDIC监管;香港则采用牌照准入制,为蚂蚁集团等中资机构预留人民币数字化空间。分析指出,这种差异将形成美元稳定币主导跨境支付、人民币稳定币聚焦离岸市场的双轨格局。
当前稳定币竞争已超越技术层面,进入规则制定与信用体系构建阶段。正如UST崩盘后重组更名的教训所示,唯有通过《天才法案》这类强监管框架,才能让“数字现金”真正担得起“稳定”二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