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国稳定币监管政策竞速:香港条例8月实施,欧盟MiCA落地

发布时间:2025-07-22 01:56:49   关键词:稳定币监管,香港稳定币条例,欧盟MiCA,美国GENIUS法案,新加坡监管框架

全球稳定币监管格局正经历关键转折。2025年7月以来,香港《稳定币条例》即将于8月1日实施,欧盟MiCA法案已全面生效,美国《GENIUS法案》由特朗普签署落地,标志着主流经济体对稳定币的监管框架初步成型。

监管竞速:三大经济体政策对比

香港金管局采取高门槛准入策略,首批稳定币牌照或仅发放3-4张,京东、渣打等50余家中外资机构已提交申请。条例要求发行方100%储备资产支持,初期仅允许挂钩港元和美元。

欧盟通过MiCA构建统一监管体系,27个成员国实施分级管理:普通稳定币由各国监管,重要稳定币由欧洲银行管理局直接管辖。目前已有53家加密企业获牌,包括14家稳定币发行商。

美国呈现联邦与州双轨并行。怀俄明州将发行州政府背书的WYST稳定币,联邦层面《GENIUS法案》明确禁止收益型稳定币,要求月度审计储备金,小型发行商可选择州级监管。

亚洲市场:差异化发展路径

新加坡金管局2019年即出台《支付服务法案》,要求稳定币发行人资本金不低于100万新元,储备资产限定为现金及三月内到期债券。StraitsX等机构已成为合规样板。

韩国政策转向明显,八大银行联合筹建韩元稳定币发行平台,预计2025年底上线。泰国则通过沙盒试点推进,允许游客使用USDT兑换泰铢消费,证券交易委员会已批准USDT作为可交易资产。

新兴市场与保守派

阿联酋央行2024年6月发布《支付代币服务条例》,禁止算法稳定币但支持法币锚定型。俄罗斯、巴西等新兴市场态度谨慎,仅开放跨境结算等有限场景。日本监管最为严格,仅允许银行、信托公司发行稳定币。

业内人士分析,监管框架的完善将加速机构资金入场。香港首批牌照可能采取邀请制,欧盟设定单日2亿欧元交易上限,这些措施既防范风险又为创新留出空间。随着传统金融机构加速布局,稳定币正从加密原生领域向主流金融基础设施演进。

(本文信息均源自公开政策文件及监管机构声明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)

加入# 欧意交易所 # OKX 创造无限梦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