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rayscale最新研究报告指出,稳定币正从加密货币交易工具升级为全球支付基础设施的关键组件。目前流通量达2500亿美元的稳定币已处理每月超1亿笔交易,其无边界、低成本、即时结算的特性正推动其在跨境支付、信用卡替代和AI代理交易三大场景加速渗透。
数据显示,USDT和USDC两大美元稳定币占据85%市场份额,发行方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已超过多数主权国家。以太坊和波场成为主要承载网络,其中以太坊处理的稳定币交易中65%为USDC。2025年6月单月链上稳定币转移价值达8000亿美元,接近Visa全年13万亿美元处理量的6%。
传统跨境支付平均成本达2%-5%,部分通道处理时长超过10天。美国信用卡体系收取2.25%商户手续费的结构也面临挑战。相比之下,区块链稳定币交易成本可低至0.01美元,结算速度以秒计。报告特别指出,AI代理支付将成为新增长点,因其无法使用传统银行账户但可自主管理加密钱包。
7月18日生效的《GENIUS法案》确立美国稳定币监管框架,要求100%储备资产且禁止算法稳定币。合规发行人如Circle、Paxos将受益,而Tether需调整储备结构以满足新规。分析师预计,若稳定币占据20%支付份额,区块链年交易费收入将增长百倍至500亿美元。
尽管面临代币化存款和CBDC的竞争,Grayscale认为稳定币在公链上的可编程优势难以替代。随着Stripe等金融科技巨头11亿美元收购稳定币基础设施商,传统金融与加密生态的融合正加速推进。这一趋势或将重构全球万亿美元级支付市场的利润分配格局。